56岁想买房,该选环境还是选便利?「类退休宅」这样挑:保本抗通膨最重要

一名网友在脸书社团「买房知识家A你的Q」上发文,表示自己过去与母亲同住在台北中山区,但最近母亲过世,房产必须卖掉与手足均分,她也被迫离开住了40年的地方。但从7月开始看房,从淡水一路看到林口,每次看完都很沮丧,找不到理想物件。

最近原PO终於发现两间较为理想的房子。一间位於红树林的品牌建案,周围环境美观,距离捷运约10分钟,不过缺点是必须购买她用不到的车位,虽然不想要买车位,但怕未来没车位不好脱手,价格也难议价,加上她尚未退休,未来恐怕得长期每天花1小时通勤到台北上班。

另一物件是位在万华华西街的预售小套房,优点是位在台北市内,但却是小建设公司建案,盖的速度相当慢,环境也较脏乱,加上位在十字路口,车流噪音大,而室内宽度更仅有240公分。两个物件总价都落在1100万左右,让她不知该选哪个好。

文章贴出後,不少网友都不建议购买小套房,「如果是15坪以下最高贷款是7成,但普遍是落在6成左右,15坪以上就正常贷款了,正常贷款就是8成,但是可能银行普遍落在7成」、「宽度8尺摆放家具後动线很不好,如果考虑万华,何不来板桥看看」。

若原PO不想离开土生土长的舒适圈,网友们也建议可选择中山区双连站周边屋龄约20年内的套房,或是大同区,两者生活圈相似,总价大约可压在1200万之内。甚至万华也有其他区域可以参考,不妨沿着307、265公车沿线西园路二段、万大路等地看房,公车班次多又有机会靠近捷运万大线。

而考量原PO目前仍有上班需求,若考虑买在红树林,不少人都建议最好「先租後买」,确定是否能适应通勤。或者改往三重、新庄靠近捷运的物件,仍有机会在1000万以内买到。

若在考虑退休後养老医疗,则可选择板桥亚东医院周围的区块,房价相对便宜有捷运,或是北投、石牌一带大医院诊所、公园多,周遭租售都相对容易。

网友提醒,以原PO目前56岁才打算买房,贷款年限已经只剩20年,更要仔细评估能否负担,有网友分享友人经历,单身60岁选择在前年买房自住,准备住到可以搬去养生村的年纪,就把房子出租,租金支付补贴养生村的租金,自己的存款就不要乱动,「老了就不要乱投资,保本抗通膨最重要」。

也有房仲分析,以台湾目前房市来说,今年、明年都还有机会跌价,建议原PO不妨再多看房。实际查询原PO目前所住的中山区房市状况,总价1100万内,10坪左右的套房选择多,且降价幅度都不低,从1%-16%都有,甚至有总价460万即可入手的小套房。

延伸阅读:

连岳母都泼冷水!8年级生扛压养2娃、买668万房…翻身涨到900万

买不如租? 逾半租屋族後悔没对自己发狠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本篇文章获好房网News授权转载,原文刊载於此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