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震荡是进场好时机?5大资产配置 哈佛跟耶鲁都在用的投资组合!

最近全球股市,在通膨严重导致升息回收热钱的步调加快因素之下,公债殖利率飙升,连带过去几年用热钱堆积出来的股票高估值,一下就面临疯狂下修的压力,也导致热钱加速退出股票市场。

过去几年美股台股随便买随便赚的荣景不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随便买随便跌,甚至一堆绩优大型股,通通难逃被抛售换现金的命运。

不过刚入市场两三年的投资人,可能还沈浸在过去一年随便买随便赚的思维之中,趁早经历这场被市场血洗的经验,学习到股市不可能永远走多头,或多或少做点资产配置,是在空头之下还能尽力保全资产,等待黎明在起的好武器,那麽其实也是一个蛮不错的经验。

资产配置是什麽

还是再快速复习一下,所谓的资产配置,就是寻找一系列的资产组合,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很低,甚至是负值,也就是当某一种资产下跌的时候,另一些资产下跌幅度较小,甚至是会上涨

这样配置的好处是,整体部位资产不会因为景气循环而跟着剧烈波动,因为不同资产在不同景气循环阶段的表现不尽相同,因此整体部位可以达到长期稳定成长的目地,而波动度也会比较小

常春藤投资组合(Ivy portfolio)

美国东北部八所大学组成的 常春藤联盟,在全世界赫赫有名,里面的成员几乎都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像是耶鲁大学跟哈佛大学。

而这些顶尖大学毕业的校友,自然而然也会有很多创业成功的矽谷科技业创办人,或是一些政商名流等等拥有钜额资产的富豪。

这些校友往往会捐赠所谓校务发展基金予这些母校,让其作为学术研究,或是添购硬体软体设备的基金。历史悠久再加上为数众多的优秀校友,这些名校的校务发展基金规模都非常可观,因此往往会设置有专职负责操盘这些资金的投资长来统筹跟操盘这些为数庞大的资金

因为是校务发展基金的原因,在追求收益的过程中,风险系数跟稳定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而哈佛跟耶鲁的校产基金使用的资产配置方式,让其过去几十年,可以在绩效优於大盘的情况,达到较小的波动度。

而这套哈佛跟耶鲁大学在用的资产配置方法,由 Mebane Faber 所推广,而这套资产组合配置就叫常春藤资产配置策略(Ivy portfolio)。

不过耶鲁跟哈佛的校务基金规模跟声誉都很卓越,再加上一些校友在业界的人脉跟影响力,因此它们有很大的比例配置在私募基金跟一些特别的固定收益投资管道。这部分的资产一般人或是散户通常不得其门而入,不过没关系,Mebane Faber 在其着作中,有提供一个替代的投资组合给一般的散户,让全球投资人可以简单的用不同种类的 ETF,就可以组成类似哈佛跟耶鲁校产基金的资产组合。

精简版 Ivy portfolio

这个适用於一般小散户的投资策略非常简单,它将资产配置等分成五区块,每一个等分都占 20% 的比重。而这五个区块如下所列,後面括号的是可以配置的相关 ETF 代号。

  1. 美国股市(VTI)
  2. 美国以外的全球股市(VEU)
  3. 债券(BND)
  4. 房地产(VNQ)
  5. 大宗商品(GSG)

从这个资产配置可以看到,对比传统单纯以股债比例来调整的资产配置,常春藤资产配置多纳入了房地产,原物料这两类商品,冀望能够藉由更分散的配置来达到更稳定的表现

绩效比较

因为常春藤的资产配置当中债券的比例占 20% 左右,我们找两档自动做股债配置再平衡的 ETF,AOA(股 80%,债 20%)跟 AOR(股 60%,债 40%)来做回测跟比较。

因为 AOA 跟 AOR 成立於 2008 年,所以回测的时间点从 2008 年开始。

从下图可以看到,Ivy portfolio 的年化报酬 7.67% 看似还算不错,不过跑输 AOA 的 10% 左右年化报酬率,甚至也输债券比例达 40% AOR 的 7.92%。

Portfolio 1:常春藤, Portfolio 2: AOA, Portfolio 3:AOR (资料来源:Portfolio Visualizer)

而衡量波动度的标准差跟最大回档(max drawdown)两项指标,Ivy portfolio 表现好像也是差强人意,都输给了债券配置比例较高的 AOR。

从这个回测数据来看,常春藤的配置好像不若直接选择股债配置八比二或是六比四的资产组合即可,就看投资人比较追求绝对报酬还是追求低波动度。

不过这个结果就可以直接否定常春藤资产配置吗?其实也不一定。我们直接拉近一点,看离现在近一点的报酬率比较。

Portfolio 1:常春藤, Portfolio 2: AOA, Portfolio 3:AOR (资料来源:Portfolio Visualizer)

近三个月到近一年的报酬率,基本上常春藤资产配置的绩效是海放 AOR 跟 AOA 的,为什麽呢?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常春藤的配置有 20% 的比例在原物料商品,而众所皆知原物料价格在过去一年有着非常大的涨幅,这也是为什麽常春藤配置在过去一年可以大幅超越单纯的股债配置。

心得与後记:

虽然看似精简版的常春藤配置,长期绩效跟稳定度分别会输 AOA 跟 AOR,那麽是不是代表常春藤校务基金操盘手的神话也破灭了?

其实下这个结论还太早,原因前面有提到,事实校务发展基金有很大的部分是放在私募基金跟一些特别的固定收益资产,这些商品小散户没有门路可以接触的,但是可能是基金最稳定的收益来源

因此精简版的常春藤配置只是反应校务发展基金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让资产配置除了单纯股债配置之外,多纳入了更多种类的商品来达到更分散的效果,年化超过 7% 的报酬跟 12% 的标准差其实也是个及格的表现了。

只是没有比较没有伤害,比完 AOA 跟 AOR 发现,常春藤资产配置似乎好像还有一些可以改善的空间,而这个比较是用 2008 年後的历史数据回测的结果。

勳仔本身认为造就这个绩效差异的主因还是来自於那 20% 大宗原物料的配置。我们可以看一下 GSG 从 2008 年後的表现跟 VTI 从 2008 年後的表现,应该就可以隐约看出为什麽长春藤资产配置会跑出 AOR 跟 AOA 了。

GSG 历史股价变化图 (资料来源:Google Finance)
VTI 历史股价变化图 (资料来源:Google Finance)

勳仔本身没有偏好那一种资产配置方式,这个就留给投资人自己考虑罗,只是希望投资人可以学习自己思考看看,并不是所有书上读到的知识都一定是对的,多看多比较,多思考,才是真正能把知识内化的方法,与大家共勉之!

钱杂志APP上线啦!快下载你的随身理财宝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本文转载自勳仔的理财小角落,原文於此

(图:shutterstock,仅为示意 / 内容纯属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投资前请谨慎为上)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