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
每年 3 月底之前,上市柜公司都必须公告前一年的财务报告,这个报告会直接关系到後续将公布的现金股利多寡。但财报该怎麽看呢?专家亲授看财报的 3 大重点,抓准投资先机很简单!
文 / Money 钱
每年 3 月底前上市柜公司必须公告前一年度的财务数字报告,而这也直接关系到後续将公布的现金股利多寡,如果投资人可以学会自己推估数字,投资路上要趋吉避凶应该不是太难。
想要成为一位称职的主动型投资人,除了技术面与筹码面等散户也常用的技术工具之外,也应该学会简单的基本面研判功夫,因为基本面是机构法人必用的主动投资方式,所谓知己知彼,在刀光剑影的股市战场厮杀之中,才会更有胜算。
用 3 指标、1 数字+2 重点,秒懂财报
所谓基本面,简单说就是从总体经济状况、产业个别的景气循环,乃至个别标的的营运概况与展望出发,经由访谈供应链、研究相关产业资讯後,综合研判个别公司接下来的营运展望。
如果你的投资方式还停留在「听明牌」的阶段,对於手上公司的营收、成本、营业费用、营业利益、业外收入与支出,以及税前、税後纯益等数字,和这些数据的过往轨迹比较,乃至对於未来的营运展望判断,完全都一无所悉,那麽你和法人之间就会出现资讯不对等的状况,少了这项武器,在投资市场的胜算恐怕会少一些。
接着就来和投资人介绍 3 个关键指标、1 个必懂数字,以及 2 个留意点。学会这几个重点之後,投资人也可以自己动手估算手上公司的财报数字,不用等到公司公告才能够反应,而是好整以暇,等着印证自己与市场估算、公司实际数字的符合程度,甚至取得投资先机。
搞懂 3 个关键财务指标,估算财报不求人
关键指标 1:毛利率。
投资人不用想得太复杂,毛利率就是营业收入减掉营业成本後,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简单说,你早餐付了 40 元买一颗饭团,这 40 元就是商家的营业收入,至於营业成本就是米、油条、配料、半颗卤蛋、装饭团的袋子,以及制作饭团所需的水电等成本,假设这些成本是每颗 24 元,那麽营业毛利就是 16 元,营业毛利率就是 40%【(40-24)÷40×100%】。
关键指标 2:营业利益率。
它是指营业收入扣掉营业成本以及营业费用所得到的数字,所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同样以上述饭团商家为例,假设老板请了工读生来帮忙卖饭团,而且还租了一个闹区摊位,这些人事、租金以及水电等费用都要列入营业费用,因为摊位生意兴隆,换算每颗饭团的营业费用约 8 元,那麽每颗饭团的营业利益就是 8 元(40-24-8=8),营业利益率为 20%。
关键指标 3:(税後)净利率。
简单说就是总获利数字(含本业与业外)占营业额的比重。假设饭团商家每月营业额 30 万元(相当於卖掉 7,500 颗饭团),那麽营业利益就是 6 万元,除此之外,商家还投资鸡蛋糕摊商,每个月有 1 万 2 千元的本业以外获利分红,那麽每个月饭团老板等於净赚 7 万 2 千元,净利率就是 24% (72,000÷300,000×100%)。
毛利率上升,可拉动营益率与净利率
上市柜公司的营业规模当然比饭团商家大了千万倍,不过原理仍然一样,无论是毛利率、营业利益率、净利率的算法当然也相同,投资人千万不要被财报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吓跑了。
简单来说,这 3 个关键指标比率,当然都是越高越好,能够持续增加更好。如果是专注於本业、业外投资极少的公司,那麽营业利益率和净利率的变化会相当一致,中间的差距主要就是所得税,这时候只要观察毛利率与营业利益率的变化趋势即可。此外,如果营业费用也相对稳定,那麽投资人要观察的重点就是业绩与毛利率的变化。
举例来说,台股最大权值股台积电2021 年第 2 季的毛利率、营益率、净利率分别为 50.4%、39.14%、36.14%,第 3 季的 3 率数字则分别是 51.33%、41.24%、37.74%,代表毛利率上升拉动了营业利益率与净利率的增加,这对公司来说是正向的趋势。
这就好比饭团售价从每颗 40 元上涨至 50 元,但是每颗成本是从 24 元上涨至 27 元,毛利率从 40%(16÷40×100%)上升到 46% (23÷50×100%),成本虽然上涨,但售价涨更多,带动毛利率上扬,在其他费用没有明显变化之下,自然拉升营益率与净利率。
EPS 代表公司获利能力,数字越高越赚钱
接下来投资人一定要看的「必要数字」,当然就是 EPS (每股盈余),这也是一般人最常见到、最重要的获利数字。简单来说,以税後获利金额除以公司的股数,可以得出一家公司每股为股东赚了多少钱,这数字当然也是越高越好,若能逐年增加更好。
以台积电为例,2021 年第 4 季税後纯益约 1,662.3 亿元,创单季获利新高,公司股本 2,593.04 亿元(股数约 259.304 亿股),每股盈余为 6.41 元,这数字比 2021 年第3季的 6.03 元高,也比 2020 年第 4 季的 5.51 元高了一截,就是 EPS 越来越高的例子。
了解3个关键指标以及1个必要数字之後,接下来就可以试着自己来推估一家公司的关键财报数字。
我们同样以台积电为例,2021 年第 3 季的 3 率分别是 51.33%、41.24%、37.74%,比前一季上升,由於受到涨价题材以及先进制程需求畅旺带动,因此投资人在台积电公布第 4 季数据之前,应该不难预期第4季的3率上升机会也是高的。
以第 4 季营收 4,381.9 亿元、季增 5.7% 来看,假设单季 3 率保守估算和第 3 季相同,那麽台积电税後获利预估约为 1,653.72 亿元(4,381.9×37.74%)。对照实际公布数字为 1,662.3 亿元,结果略高於「预估」,但是两者数字相当接近。投资人可以依样画葫芦,用相同的方法来估算其他尚未公布财报的公司表现,如果实际表现能够高於公司与市场预期,当然就是利多。
业绩不仅要超越同业,还须比自己前几季更佳
这里有 2 个特别要留意的重点,首先,投资人记得要和公司所属产业的其他同业比较,其次,也要记得与公司本身的前 1 季、前 1 年同季的数字比较。
和同产业的其他公司比较,通常毛利率比较高的公司,在营业利益率、净利率等财务指标方面也会表现比同业佳,这代表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比同业强势,可以拿到比较好的销售价格与利润率,多半也可以享有比较高的评价(例如本益比)。
一般而言,这类公司八九不离十就是产业的领头羊了,举例来说,台积电的毛利率高达 5 成,同业联电这 2 年受惠晶圆代工产业大好,虽然毛利率大幅攀升,但也还不到 4 成。
其次,比同业好还不够,最好是自己和自己比,而且越来越好。这点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只要营收、获利中长期稳健向上,在基本面的支撑之下,除非遇到大环境出现系统性风险,否则股价中长线的走势也会与获利数字相符。
4 个重要财务指标意义
- 毛利率:代表产品的成本以及收入的关系。
- 营业利益率:公司每创造一单位的营收所能产生的获利。
- 税後净利率:公司每赚进 1 元的营收,可以得到多少税後的净利。
- 每股盈余:一家公司每股为股东赚了多少钱。
本文由授权转载
(图:shutterstock,仅示意 / 责任编辑:Ting;内容纯属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投资前请谨慎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