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目标设定
一般坊间书籍存股目标订定以「张数」为多,不过一旦设定存个股50 张、100 张,容易令人感到到目标遥远,缺乏动力。
以玉山金、兆丰金的价格,一般上班族大约要2 个月才能存上一张,获得增强的时间太久。加上金融股我都是集中在每年8月除息後至12 月买入,如此操作一年只有四个月能在张数上取得成就感。
因此我改以「年存总金额」为目标,假设规画一年存35 万投入股市,扣除绩效奖金3 万、年终奖金8 万後,还剩下24 万要存,所以平均每个月存入2 万,就能达成年存35 万的目标。
这样一年只需要专注於金额有没有存到即可,不必为了存满张数而在高点急於买进。
当然,年存多少还是要根据实际薪水与生活支出来订定,不要太善待自己,也不必太过自苦,挑选一个在生活与存股之间取得平衡点的金额,才能走得长久。
善用持股配置,提高存股效率:核心股60%+ 卫星股40%
我现有的持股配置是采「核心持股搭配卫星持股」的组合,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是从陈重铭老师的《不败教主存股心法活用版:教你存自己的300 张股票》书中得知,里面提到善用「核心+卫星」的资产配置,便能加快存股脚步。
一、核心持股:民营+官股金控(60%)
老师以地球和月球来比喻,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地球为主体,亦即我们主要的「核心持股」。
选择核心持股的重点,在於可每年稳定提供5%∼ 8%股利的股票,累积张数越多,现金流的威力越大,藉此打造未来支付房贷及退休生活的被动收入。这类型股票虽有价格平稳、令人安心持有的优势,但也伴随获利、股价成长动能较低的缺点。
目前我的「核心持股」约占60%,其中民营玉山金占10%,官股兆丰金、合库金、华南金共占50%。
二、卫星持股:台积电、趋势向上的ETF(40%)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体积较小,且绕着地球转,这是可以用来做价差的「卫星持股」。适时透过「卫星持股」赚价差,再将获得的钱买进核心持股,便能加速张数的累积。但做价差很考验投资者的眼光,必须勤做功课或对相关产业有深入了解,才能挑选出股价在未来几年有上升潜能的个股。
「卫星持股」要选择成长股,预期未来股价与获利会大爆发。不过这种公司因为适逢设备、规模大量扩张之际,会保留较多的盈余来拓展事业版图,故现阶段盈余分配率都不高,须忍受几年的低殖利率,才能换取公司产能成熟後的获利成长,例如台积电。不敢单压个股的朋友,也可以选择未来趋势向上的ETF 如0050、00757。
在成长股的选择上,我没有什麽过人之处,因为我的「卫星持股」个股只有台积电一档。毕竟这样技术领先、EPS 持续成长的优质公司,我目前只知道这一家,所以不打算贸然买进其他不了解、没做过功课的个股。
从2020 年起慢慢存零股,打算放到2、3 年後,待台积电工厂盖好、产能成熟後卖出,当作房屋的装潢费。不过,成长股着重於股价未来的成长性,当下殖利率不高,若持股比例太高会降低当年整体的殖利率。因此,我现在将卫星持股的上限定为40%,一旦超过会优先购入核心持股。
三、传产:南亚、亚泥(不景气时加码,比例不限)
南亚是台塑四宝之一,亚泥为水泥业,二者皆为稳定配息超过38 年的传产大佬,但身为景气循环股,股利会随景气大起大落。所幸这2 档股票景气循环的时间很少重叠,我从2013 年抱到现在,还不曾遇过2 档同时都不景气的情况,颇能互补。
因此若考虑投资景气循环股,挑选2 种截然不同的产业,也是一个解决股利大起大落的办法。
景气循环股价格起伏高、股利落差大,所以我不会放在每年固定购买的名单内,只有遇到景气差、股价较低时(如:亚泥30 元、南亚66 ∼ 70 元左右),才会考虑额外加码。
小车笔记
核心持股:殖利率要高(5%以上)。
卫星持股:股价成长动能要高(殖利率低一点没关系)。
景气循环股:於景气低点时加码。
核心持股及卫星持股的比例
我认为这两者之间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价格涨跌耐受度」及「股利现金流的依赖度」来弹性调整,年轻人现金流依赖度低,卫星持股比例可多些;退休族或准备退休的朋友,现金流依赖度高,卫星持股比例就要少些;保守型投资人核心与卫星持股比例可抓「8:2」;比较愿意承担风险冲刺的朋友可各抓「5:5」;甚至年轻又大胆的投资者,可於前期投入100%卫星持股,待股价成长或届龄退休时,再全部转换成核心持股。
两者比例多少没有正确答案,重点在於厘清自己的心。只要能让自己抱得开心、抱得安心、抱得长久,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组合。
点我加入幸福熟龄FB粉专,健康快乐每一天
(本文摘自《给存股新手的财富翻滚笔记》,幸福文化出版,小车X存股实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