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也要有变化!他从中钢、中华电…一路存到玉山金全靠「1 坚持」打造 20 万被动收入!

【我们想让你知道】

存股原则虽是只进不出、每年坐领股利,但「殖利率」以及公司能否维持「稳定的获利水平」也是我每年检视核心持股要不要汰弱换强的依据。若公司体制稳健(不论偶发的衰事),仅就公司获利表现来检视,但凡上升或持平皆可以安心续存。

文 /小车 x 存股实验

存股也要有变化

倘若摒除大环境因素後,个股连两年获利衰退,且看不见公司拿出任何因应措施,就要评估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换股」操作了。基於不断检视公司基本面与股票殖利率的前提之下,我的持股在不同时期产生了下列变化:

中钢:2014 ~ 2016 年

我在 2014 年曾以 25 元的价格,买过当时存股族最爱的「中钢」,当时配 0.7 元现金、0.2 元股票,还原殖利率有 4.8%,勉强过得去。没想到之後获利一直走下坡,直到 2016 年只配 0.5 元现金,殖利率剩下 2%,终於让我忍无可忍,领完股利,等到价格一回到均价之上便立刻卖出。

中华电:2014 ~ 2020 年

2014 年也开始陆续买了中华电,当时现金殖利率 4.86%,官股加上价格稳定,还算可以接受。可惜近年获利持续下滑,加上电信业为了抢夺市场大饼,不惜削价竞争,纷纷推出网路 299 元吃到饱,让逐年衰退的获利雪上加霜。到 2019 年领股利时,殖利率只剩 4.06% 了。

幸好中华电在 2020 年 3 月股灾下跌不多,这不动如山的价格对我来说堪称股灾的提款机,於是我便以 106 元的价格(持有均价 97 元)全部卖出换成跌到 23、22 元的玉山金。其实存了这麽久,真的会有感情,但换股也是期望自己的辛苦钱获得更好的回报。记得全部卖光那天,心中若有所失,像是跟情人分手一般,往後中华电的新闻便不再和我有关。

金融股:2018 年 ~ 持续进行

2018 年开始购入兆丰金、中信金、华南金,发现金融股价格稳定、殖利率每年也都能保持在 5% 以上,觉得自己跟金融股的股性最合,也抱得最安心,便将金融股作为主要持股直到现在。

我的金融股配置上是「二官股一民营」,官股求稳,民营冲刺。二官股是兆丰金、华南金( 2020 年再加入合库金)。至於民营金控,原本持有的是中信金,其获利能力向来是国内金控的前段班,不过抱了 2 年多发现它不管赚多赚少,股利都只配 1 元现金,被网友戏称为「一元金」,在盈余分配率上感觉对股民不够大方,於是便趁 2020 年1 月中信金股价站上新高 22 元时出清,换成盈余分配大方的玉山金,并趁股灾持续加码玉山金,拉低均价。

台积电 (2020 年 ~ 持续进行)

2020 年,我在股灾後买了一些台积电零股,又拜读阙又上老师的《慢飙股台积电的启示录》,并与老公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台积电的企业文化诚信可靠,且领导者很有智慧与远见,晶圆代工技术独步全球,这一两年逐渐将对手三星狠甩在後。

加上 2021 年每个月产能满载,获利不断创新高,又积极兴建3奈米工厂,预计 2022 年量产,连过年都加钱请工人初三开工,可见有多少订单需要消化,未来股价成长可期。加上开放盘中零股交易,让拥有台积电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不过电子股起伏较大,买点难抓,於是我从 2020 年 8 月起,积极跟着粉丝专页「股市米虫王:持续买进台积电零股」,陆续购入台积电零股。

由於我的核心持股已有稳定的现金流,所以着手尝试将部分资金放在优质的成长股上。之前存习惯了平稳价格的金融股,坦白说刚跨足存台积电时,确实会被电子股的价格起伏所惊吓。

但一日才买进一股,就算一日价差多至 15 元,实际亏损也只有15 元,感觉心中较能承受。也因为每天一股,不论便宜或昂贵都能买到,使持有均价落在中间值,而且随着持有股数越多,均价也越难撼动。现在每买一股台积电几乎只会撼动到均价的 0.01 元,影响不大,使我更能专注於累积股数。

加上持续阅读阙又上老师的文章,以及观看他分析台积电优势的影片,都能让我对持有这座护国神山更有信心,就算套牢也有强大的技术护城河及EPS 持续向上的两大利多撑腰,相信未来数年股价精彩可期。

以上仅为个人存股进化史,无鼓吹购买任何标的之意,请自行判断,勿随意跟单,投资盈亏自负。我的存股「每年目标设定」与「持股配置」下面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存股每年目标设定的方式,以及现有持股配置比例,供大家参考。

本文摘自《》,作者:小车 x 存股实验,出版社:
( 图:shutterstock,非本人仅供参考 / 责任编辑:chou)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