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轮班 小心糖尿病找上你…4 种职场恶事正慢慢侵蚀你的生活!通勤时间太长还会提高离婚率!

【我们想让你知道】

现代人在工作上的压力其实比你想像的大!你知道吗?通勤时间也会影你对工作的压力承受,进一步更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甚至家庭生活!到底该挑选什麽样的工作,才能在生活和身心灵当中获得平衡?让我们用「大数据」告诉你!

文 / 铃木佑

一周轮班三天就会打乱生理时钟

让我们快速看看有哪些职场恶事会伤害身心健康。基本上,时间混乱可再区分出以下子分类:

  • 轮班制
  • 长时间通勤
  • 长时间工作
  • 工作与生活失衡

上述几项都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让我们先从轮班制来看。依据 2014 年针对 2 万名劳动者进行的统合分析,必须不定期於深夜或早晨值班,一周需要轮班三天以上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工作朝九晚五的人高出 42 %,胆固醇和血压的数值也高出许多。其他研究也显示,一年须轮班 50 天以上的人,大脑功能测量分数大幅降低,跟同年龄层的人相比,其数值平均衰退了 6.5 岁。

轮班对身体最严重的伤害,就是打乱生理时钟的规律。我们的身体为了获得适当的休息,内建了会在日落时分泌荷尔蒙让我们想睡觉的机制。但工作是轮班制的人,因为生理时钟紊乱,睡眠品质下降,对心理与身体都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很多轮班制工作都与维系社会民生的运作息息相关,就这个意义上,这类工作对社会非常有贡献,但另一方面,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因此,有无轮班可以说是选择工作时必须考量的重点之一。

通勤时间长,容易发胖、离婚

搭乘挤满人的电车,除了压力还是压力。应该没有人喜欢长时间通勤吧。这几年的调查数据也指出,通勤时间越长,人生越不幸。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经济学家布鲁诺·费莱发表的论文。费莱分析 1985 年 ~ 2003 年所做的幸福度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年收入必须增加 40 %,才得以弥补长时间通勤所带来的压力。」比方说,年收入一百万元的人,至少要涨到一百四十万元,才得以弥补长时间通勤所带来的痛苦。

加州大学分析了十万人的健康数据,也得到了同样的发现:通勤时间越长的人,不但比较肥胖,就连离婚率也比较高。长时间通勤也会影响你的身材和婚姻生活。这样的结果,是因为长时间通勤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危害所致。

布朗大学的研究团队推测,通勤时间每增加一分钟,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下列风险:

  • 运动时间平均减少 0.0257 分钟
  • 睡眠时间平均减少 0.2205 分钟

根据行政院主计总处之数据,台湾人的通勤时间平均来回是 38 分钟,概算下来一年大约会消失 36 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一旦到离家远的公司上班,没那麽简单说搬家就搬家,因此通勤时间也是找工作时必须确认的要点之一。

针对长时间工作和健康风险的关系,以具体的数值来说如下:

  • 一周工作时间 40 时以下,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 一周工作时间为 41 小时 ~ 48 小时,脑中风发作的机率提高 10 %
  • 一周工作时间超过 55 小时,脑中风发生率提高 33 %、心血管疾病提高 13 %、糖尿病提高 30 %。

以上数据是收集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约二十二万人次的数据,追踪调查约八年所得到的事实。

世界各地的数据都有相同的倾向:一周工作超过 40 小时,身体健康会开始拉警报;一周工作超过 55 小时,身心状况会明显地开始崩坏。日本的劳动部将「过劳死亡线」订为一个月加班超过 80 小时,但其实在更早的阶段,早死的机率就提高了许多。这些问题,只能从平时预防压力开始做起,还请多加留意。

当事人对假日工作的压力毫无自觉

依据前面的统合分析,时间混乱当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就是工作与生活失衡。把工作带入私生活的工作方式,其不良影响比吸二手菸要来得糟糕。

公私不分的坏影响,许多数据都可以提供证明。以两千六百人为对象,持续五年的追踪调查显示,未区分工作和私生活的人,罹患忧郁症的机率,比公私分明的人高出 166 %,焦虑症发作的机率也会提高约 174 %。另一项以两千人为对象的研究也显示,回家後继续工作的人,幸福度会下降 40 %。

工作与生活失衡是身体健康恶化的原因,不证自明。当工作侵蚀私生活,压力当然就会暴增,想让身体维持正常运作且获得满足,一定要休息。但问题是,光是在私生活中思考工作的事,就会让我们的幸福度大减。

让我们来看英国一项针对工作与生活平衡所进行的研究。研究团队询问金融业的商务人士:「平时会把多少工作带入私生活?」然後使用专用的压力测量器,记录他们的压力指数。两个月之後,从收集到的数据得到以下事实:

  • 假日或下班後只要思考工作的事,压力指数就会显着增加
  • 运动或按摩等也无法减缓思考工作所带来的压力
  • 即使身体对压力出现了反应,大部分的人却回答「我并未感受到压力」

最可怕的应该是最後一点,比方说,只是在周日想了一下「对了,那份资料後来怎样了……」,压力就会不知不觉损害你的身心健康。当事人的个性也是一大问题,所以无法一言以蔽之,但至少要尽量避免进入「假日主管也会联络公事」、「认为休假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公司。

更多职场生活,好文推荐你:

    本文摘自《》,作者:铃木佑、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 图:shutterstock / 责任编辑:chou )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