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市场面临许多挑战,除了我们先前谈过的通膨之外,另一项衍伸出来的议题就是为了抑制过於火热的经济,而采用的货币政策,升息。
在先前美联储公布他们的会议记录之後,市场预期今年的加息总次数,很可能会来到 5 次。
• 目前是 0-25 bps
• 市场约有超过 70% 的人认为年底的利率大於 125bps
• 意味着市场做好超过 5 次升息的预期
面对来势汹汹的加息政策,你是否会改变目前的投资策略呢?如果有的话你又打算调整至如何呢?
无论你有没有任何想法,希望透过这篇文章可以协助你了解关於加息的过去,以及该如何展望未来。
债券不只有波动也会下跌
采用资产配置的投资人,主要是由股票加上债券组合而成,而关於投资债券的其中一个风险,就是利率风险,越长期的债券,对於利率的反应会越加剧烈,我们可从存续期这项数字得知。
你应该有发现,近期市场的波动比起以往更剧烈,除了可能来自於联准会将停止量化宽松减少购入债券之外,另一个大可能或许就是来自於投资人接收到货币政策所做出的反应。
加息,表示利率的变动,首当其冲的,便会是债券。
在 2022 年 2 月的第一个礼拜,巴克莱综合债券指数的年度至今总报酬下跌 3.1%。
即便是债券,不只有价格的波动,也是会有下跌亏损的可能。
市场预期要加息 5 次是第一次吗?
根据先前所提到的,市场的氛围是一年内要加息 5 次,在我的投资历程中,并未出现过如此的景象。
如果你是 2005 年以後才开始投资,我相信你将与我一样,对於此种未知的将来,有点不知道会发生什麽事情。
也许你还会感到一点害怕,甚至想着是否要空手离开投资市场,等待落底之後再慢慢购回。
虽然你我都没有经历过疯狂加息的过程,但历史上,在一年内的加息次数,达到 5 次的场景,其实出现不少次。
比如下图是 LPL Research 统计 1970 历年来的加息次数
• 最近加息超过 5 次的年份是 2005 年的 8 次
• 大幅升息的历程在 1971-1984 之间
根据此统计资料,你清楚的看到在 1971–1984 之间,加息的场景出现的非常非常频繁,甚至还有单年加息高达 27 次,一年才 52 周,平均两个礼拜就升息。
是什麽原因会有如此剧烈的加息呢?
我们可从 1970-1984 年间的通货膨胀率变化得知,在这段时间内通膨为平均 7% 以上,甚至在 1980 年达到一个高峰。
可想而知美联储不得不加大升息力道抑制通膨,虽然这之中也伴随着 4 次的经济衰退,尽管我们不确定是否与通膨和加息有关。
加息後的市场会下跌吗?
如果今年预计要加息 5 次,也许我们可以观察过往的历史轨迹,了解升息後的世界,有可能发生什麽事情。
回顾美股市场,距离我们比较近的 2018 年,虽然并未加息 5 次,但其实也加了 4 次息,单看 2018 年度的 S&P500 报酬,该年下跌约 4% 左右。
如果从 1970 年开始,将连续升息的年度,对照市场的报酬结果将如下表所示
• 共有 8 次的升息历程
• 其中有 7 次市场给予正报酬
• S&P500 的平均涨幅约为 23%
距离最近一次的升息次数达到 5 次的是 2004~2006 年之间,在这段时间,S&P500 的报酬则是来到了 17.74%。
是谁说升息之後,市场就会下跌呢?
由於这次很可能会开启新一轮的升息循环,我们不妨将过去超过 4 次升息的年度,进一步条列该年的市场表现,藉此观察是否有出於我们意料之外的数据。
• 1973-1974 着名的美国大萧条
• 升息该年正报酬机率高达将近 70%
在过往超过 4 次升息的年度报酬,美国市场的报酬并未总是下跌收场,更多的是上涨的呈现,这与多数人的想像,截然不同。
换句话说,升息将造成的市场下跌,恐怕是投资人错误的想像。
不过我也理解,对於未知的恐惧,深怕不好的事情发生,这是人性使然的结果。
新的升息周期会带来短期的市场下跌?
另一方面,我猜你可能心里会想着,现在是新的一轮升息,搞不好刚开始升息波动就会特别大,市场调适不过来,下跌应该会更容易出现吧。
也许。
但如果我们看过往历史,S&P500 在第一次升息後 1 个月至 6 个月的表现,你会获得不一样的答案。
• 1 个月、3 个月至 6 个月的平均绩效都是正的
• 中位数也是如此
第一次升息後的短期市场表现,有很高的机会是会上涨的。
另外,如果是看正报酬的机率,只要是持有升息後的一年,就能保证是 100% 赚钱。
在过去升息期间担心市场的投资人,看来是多虑了。
应对升息的投资策略结论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分别从不同的历史角度,检视市场在面对升息时所呈现的数据,最主要的目的正是希望可以减轻你对於升息来临的恐惧
• 升息期间的市场表现都很不错
• 4次升息间的该年市场绩效大多为正报酬
• 首次升息後的短期报酬(< 6 个月)表现不差
• 首次升息後的一年报酬是 100% 获利
从美联储过去的加息历史来看,美股的涨跌互见,而升息的这件事情,并不是什麽新鲜的事情,尤其是一年加息超过 5 次的状况,过去也曾经历过。
只是我们都了解,在不同的时空,各自拥有不同的背景,这也表示,市场的反应并不会完全相同。
尽管我们不知道,未来的市场在短期内将会如何反应关於货币政策的即时资讯,但是我相信,市场的波动会比加息前高一些,因为一旦有新的政策变化,各路人马便会表态他们对於市场的定价,如果彼此的认知出现落差,那市场波动的增加在所难免,而握有优势资讯的交易者才能趋吉避凶。
因此,除非你能拥有他人没有的资讯,不是那种从财金新闻、部落格文章人人都能获得的消息,那你才需要做些事情让自己从中获利或是避免亏损。
不过,我猜你应该是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否则你不会想透过这篇文章让我告诉你该怎麽做,因为有的话你早就做完了,而且不会跟其他人说。
换句话说,如果你和我一样都是一般散户,我们要做的事情一直都很简单。
Do Nothing.
什麽都不要做的买入持有策略,就如同我们先前展示过的范例,可以让你把 1 万元变成 8532 万元,这之中更是经历我们先前提到的任何升息过程、以及包含各式的金融危机与挑战。
你更是不需要等待市场下跌而加码,定期定额持续投入就能将资金最有效率的运用。
请注意,现在不会是你因为市况而改变投资策略的时刻,未来也不会,唯有当你的资产配置因为个人的投资规划而改变的时候,那才会是需要花心力去调整的时机。
所以,只要一开始决定了属於你的资产配置,那你就应该持续透过《一年投资 5 分钟》的指数化投资,应对未知的将来。但如果近期的价格波动程度令你无法承受,你可能高估所能承受的风险,需要重新调整资产配置的内容,因为这是你目前唯一能确切掌握的事项了。
我知道近期的波动会让你感到不太舒服,因为我们都希望累积资产的过程中,可以稳稳地迈向财务终点。
可是投资的获利需要一些代价,而代价正是你愿意接受他人所无法承受的不适,一旦你理解这一点,你便会想通,过程的不舒服都是值得的。
Stay the course.
钱杂志APP上线啦!快下载你的随身理财宝典:https://emagazine.page.link/AtYg
本文载自小资YP投资理财笔记,原文於此
(图:shutterstock,仅为示意 / 内容纯属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投资前请谨慎为上)